第1238章 继续合作
埃因霍恩明显不知道这些,看徐良沉思,怕他顶不住压力退钱的情况下连忙道:“徐,我还是那句话,你要是想赎回资金,绿光资本绝不会设置什么阻碍。”
这显然是欲擒故纵。
徐良摇头,“我不是要赎回资金,30亿美元对于汉华来说,算不上太大的投资。
我找你,是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想与你商量。”
“哦?”
埃因霍恩坐直了身体,整个人一下子就来了兴趣。
汉华在华尔街也算是顶尖大基金了,去年通过做空次债资产大赚了一笔,是仅次于保尔森基金的大赢家。
莫非也是想做空雷曼?
埃因霍恩心中若有所悟,不过他没有开口询问,在等徐良主动揭开谜底。
看了他一眼,徐良缓缓道:“我想收购雷曼兄弟。”
此言一出,埃因霍恩再也不淡定了。
“徐,这一点都不好笑。”
“我是认真的,汉华的业务横跨了创业孵化器、种子期、天使轮、VC、成长期股权投资、Buyout、二级市场等阶段,唯独差一项投行业务。”
徐良端起桌上的茶水抿了一口,“补上这最后一环,我们的金融全产业链就彻底齐备了。”
这个信息大大出乎埃因霍恩的预料,也让他惊叹于眼前男人的野心。
虽然这两年汉华是全球对冲领域的王者,但他也不认为自己很差。
如果不是被官司牵扯,绿光的发展就算比不上汉华,也不会差得太远。
所以在徐良面前,他觉得自己是平等的。
但这一刻,他突然觉得自己确实比不上对方。
别的不说,他从来没想过用绿光收购雷曼这种世界级的投行巨头。
微微吸了口气,平复纷乱的思绪后,埃因霍恩语气复杂。
“徐,汉华的规模恐怕不足以拿下雷曼兄弟。
而且美国司法部恐怕也不会允许这样一家顶尖投行被外国资本收购。
退一步讲,就算你强行拿下了,你们也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帮助它恢复正常的运转。”
“所以我们需要你们的帮助。”
徐良目光炯炯的看着埃因霍恩,“而且我们会要求剥离所有次级贷款相关的资产组合,我们只要一个干干净净的雷曼。
特别是雷曼美国之外的业务,汉华志在必得。
一季度财报显示,雷曼兄弟亚洲地区经纪业务收入再创新高,在该地区拥有良好的口碑和竞争力。
你应该清楚,汉华在亚洲也拥有庞大的投资布局,光是我们旗下基金投资的创业公司IPO,就够维持一家投行运转好几年。”
听到这,埃因霍恩终于确定对方不是在开玩笑了,而是精心分析过雷曼,并且还充分考虑了投行与自身业务的互补关系。
“为什么找我们?”
徐良微笑道:“因为我们投资了你们,而你们恰好又做空了雷曼,就这么简单。”
埃因霍恩笑道:“帮助你们,我们能获得什么好处?”
“汉华可以再投资你们一笔,帮助你们更从容的做空雷曼。”
埃因霍恩沉吟片刻后,直视徐良,缓缓道:“我需要50亿美元。”
徐良稍作思考后,便痛快的答应下来。
他现在不缺钱,就缺做空的渠道。
如果绿光资本愿意主动做空,不仅能给他们赚钱,还能给他们背锅。
一举两得。
埃因霍恩笑着递出手,“合作愉快。”
徐良伸出手与其握了一下。
“合作愉快。”
汉华不适合站在台前露脸,要求雷曼剥离负资产。
所以他需要一把又快又锋利的刀来代替他们完成大空头应该做的事。
而绿光资本,就是他选中的那把刀。
他们谈完后,双方迅速派出人马拟定好合作细节。
徐良丝毫不拖泥带水,立即安排汉华太平洋基金支取了50亿美元,注资给了绿光资本,由后者负责打造一只做空雷曼兄弟的专项投资基金。
基金的利润分成方式还是行业老规矩,二八分配,其中20%归属绿光资本,另外80%归属汉华这个出资人。
对于这个利润分配方案,埃因霍恩没有多大意见,虽说绿光资本在业内已小有名气,但一次性投50亿美元的出资人还是第一个。
送上门的钱,干嘛不赚?
徐良也没有去计较分给绿光资本的那点利益。
雷曼兄弟是头足够庞大的猎物。
埃因霍恩可以站在公众面前与雷曼对喷、厮杀,成功了还能获得“屠龙勇士”称号,名利双收。
他和汉华没有必要去冒险出这个风头,秋后算账这个成语蕴藏着老祖宗的智慧,后人要谨记。
雷曼兄弟在美国的地位,堪比国内五大行。
它的倒塌绝对会引起全美的系统性金融危机,民怨沸腾之下,鬼知道会不会有替罪羊被盯上。
在你情我愿的情况下,短短三天,50亿美元就进入了账绿光资本的账户,基金完成关账。
这也彻底消除了埃因霍恩的疑虑,不管汉华是不是打着收购雷曼海外资产的心思,只要钱到账,其它他不关心。
哪怕给人当一次刀子,这价钱也够了。
他一边部署新基金的做空投资,一边对雷曼兄弟开火,与福尔德隔空打着嘴炮,吃瓜群众看得那是应接不暇。
在5月份的时候,埃因霍恩像六年前做空联合资本那样,发表了一次演讲,公开指出了雷曼兄弟存在的种种问题。
这一次,埃因霍恩是带着详尽的调查报告而来的,招招直击雷曼兄弟的要害,所造成的影响和破坏力远超上次在投资者见面会上的发难。
由于时间渐渐临近雷曼第二季度财报发布时间,知道盖子快盖不住的福尔德忙着跟海外资本谈判。
再加上他很讨厌埃因霍恩,所以就安排了公司的CFO艾琳·卡兰与埃因霍恩进行“私下沟通”。
这一沟通,就如同天雷勾地火,勾出了了不得的事情。
不过徐良已经不关心这些了。
在跟埃因霍恩谈完正事后,他就开始了自己的猎艳之旅。
算是给自己在美国这段紧张忙碌时间后的一点小调剂。
……
私人会所内的氛围静谧而温馨。
徐良坐在沙发上,看着手里关于亚历珊德拉·达达里奥的资料。
出乎她的预料,这个身材极佳,容颜姣好,两方面都达到顶级,一心想走演绎道路的女人居然出身名门。
她的祖父埃米利奥·Q·达达里奥曾担任12年美国众议院议员。
父亲理查德·C·达达里奥曾担任纽约市警察局反恐部门专员,现在是纽约州的副检察长。
母亲克里斯蒂娜·达达里奥则是一名律师。
她从小在纽约曼哈顿上东区长大。
了解美国和纽约的都知道上东区的地位,这里就相当于京城二环,魔都浦东滨江,这个区域不仅是富豪和贵族的聚集地,也是蓝血贵族和上流社会的象征。
达达里奥家族虽然不是蓝血贵族,却也是美国老钱家族。
所以她从小就读名校,读书时代的‘布里尔利学校’是纽约最顶尖的私立学校。
大学时代的‘玛丽山曼哈顿学院’虽然不是常青藤,但也是一家针对权贵的私立学校。
而且这是一家管理严格,近似于女校的大学,学生中八成都是女孩。
而且校风严谨,管理严格。
老美这边的教育两极分化严重。
普通人的孩子被快乐教育洗脑,吸D,滥J,最后成为社会的牛马,只有十分之一,甚至更少的人背着高昂的助学贷款读完大学,然后成为中产。
只有万分之一天资极为优越的人,才有机会跨越阶层。
而大多数权贵们的孩子从小被严格教育,读私立学校,有优秀的家庭教师查缺补漏。
不需要太努力,就能凭借父辈的关系,顺顺利利进入心仪的大学。
没等到毕业就已经拿到了顶级公司的office。
从亚历珊德拉·达达里奥的成长轨迹中可以清晰看到权贵子弟的成长路径。
一路绿灯不说,喜欢表演的情况下,就被父母送到了‘纽约的职业儿童学校’。
这家成立于1914年的学校,致力于为追求表演艺术、娱乐和竞技体育等方面成就的青年才俊提供优质的教育,每年只招200人。
但凡是有资格在中学阶段学习这些的,肯定是非富即贵。
不然,你连每年4万美元的学费都交不起。
“徐总,人到了。”
李金玲提醒道。
把资料交给她,“收起来吧。”
李金玲接过,收到了随身的公文包里。
这种东西肯定不能让别人,尤其是来人看到。
(本章完)
https://123vxw.cc/html/23160/23160058/114325616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123vxw.cc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m.123vxw.cc